0573-83108883
021-6766-9183
允英出品|癌种更多、周期更短,脑肿瘤NGS项目优化上新!
发布时间: 2025-8-22 10:13:09

打开公众号,设置“星标”,

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肿瘤资讯!~


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,除了脑胶质瘤这种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,还有一些其他的脑肿瘤如脑膜瘤、室管膜瘤、髓母细胞瘤等被临床广泛关注。第5版《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》基于肿瘤的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对脑肿瘤进行分类。这种分类有助于临床诊断、治疗和预测肿瘤的预后情况。


允英优化上新NGS脑膜瘤分型用药指南版套餐、NGS脑膜瘤分型用药扩展版套餐、NGS室管膜瘤分型用药、NGS髓母细胞瘤分型用药、NGS垂体瘤用药等系列项目,旨在为更多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全面、更精准的分子层面依据。


精准分子分型,提供综合诊断


目前,脑膜瘤、室管膜瘤、髓母细胞瘤等脑肿瘤诊断也进入组织表型-基因型的综合诊断时代。根据最新版《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》(第5版),在脑膜瘤中除了NF2突变或其他经典的脑膜瘤驱动基因突变(RAF7、AKT1、KLF4、SMO、PIK3CA)之外,部分分子特征具有分型特异性,如TRAF7KLF4共突变为分泌型脑膜瘤的分子标志物,SMARCE1突变为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的特征性基因改变,以及横纹肌样脑膜瘤相关基因突变BAP1等。在分级方面,TERT启动子突变和/或CDKN2A/B纯合缺失,无论有无间变性组织学特征,均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WHO3级间变性脑膜瘤1


此外,室管膜瘤分型包括幕上室管膜瘤、后颅窝室管膜瘤和脊髓室管膜瘤等,相关的分子特征包括ZFTA融合、YAP1融合、MYCN扩增等2。髓母细胞瘤分型相关的分子特征包括WNT活化型常见CTNNB1APC基因变异;SHH活化型常见TP53、PTCH1、SUFU、SMO、MYCNGLI2基因变异等;非WNT/非SHH活化型常见MYC、MYCN、PRDM6KDM6A基因变异等3


2021WHO分类髓母细胞瘤亚型的关键分子特征


指导治疗决策,提高治疗效果


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信号通路异常的靶向药物治疗。对于携带NF2突变的复发性脑膜瘤,有研究显示使用依维莫司(mTOR抑制剂)联合贝伐珠单抗,88%的患者达到疾病稳定4;PI3K通路激活的脑膜瘤可使用依维莫司等药物。对于部分表达MSI等免疫相关标志物的脑膜瘤,免疫治疗(如PD-1/PD-L1抑制剂)可能有效,但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。


对于无MGMT甲基化且ERBB2EGFR表达的成人颅内和脊髓室管膜瘤患者,临床研究显示,拉帕替尼+替莫唑胺联合治疗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(中位7.8个月),部分患者实现肿瘤缓解5;对于携带BRCA1/2致病性突变的患者,PARP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可能有效6。此外,如FGFR抑制剂、mTOR抑制剂等,目前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。


对于携带SHH通路相关突变(如PTCH1)的髓母细胞瘤患者,靶向药物如维莫德吉(Vismodegib)、索立德吉(Sonidegib)可抑制SHH信号传导,其中,Sonidegib在儿科患者中的疗效更好。NCCN指南建议Vismodegib适用于既往接受过系统治疗的,存在SHH通路突变的的髓母细胞瘤的后续治疗7




中枢神经系统肿瘤NCCN指南2025.V1截图


基于肿瘤基因突变的治疗使临床治疗决策从“经验性”向“精准化”转变。临床医生能够依据患者独特的基因图谱,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,选择最有可能产生疗效的治疗手段与药物,避免无效治疗带来的时间与经济成本浪费,显著提高脑肿瘤的整体治疗效果,延长患者生存期。


辅助预后评估,提前规划后续诊疗


准确的预后评估对于脑肿瘤患者至关重要,它不仅有助于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发展趋势,还能指导医生提前规划后续的治疗与随访策略。NGS基因检测所揭示的基因变异信息,如TERT启动子突变、染色体1p/19q共缺失等,均与脑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。


例如,CTNNB1突变、1p/19q共缺失与髓母细胞瘤预后良好相关,TP53突变、MYC扩增等提示预后不良;TERT启动子突变、CDKN2A/B的纯合缺失是脑膜瘤进展和预后较差的独立因素;TP53、ATRX、SF3B1可能提示垂体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不良。通过这些基因检测结果,医生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疾病进展与生存情况,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,并在必要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实现对疾病的全程精准管理。


允英其他脑肿瘤NGS系列产品介绍



【相关产品】

允英出品|适配多元临床需求,脑胶质瘤NGS系列项目全面上新(点击跳转链接)



向上滑动阅览

参考文献

1. 郑莉梅, 张声, 王行富. 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脑膜瘤分类解读 [J] . 中华病理学杂志, 2023, 52(2) : 107-111. DOI: 10.3760/cma.j.cn112151-20220921-00797.

2. 王行富, 郑莉梅, 张声.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室管膜肿瘤解读[J]. 中华病理学杂志, 2023, 52(3): 223-227. DOI: 10.3760/cma.j.cn112151-20220916-00781.

3. 刘幸,陈慧媛,邹婉婧,李桂林.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(第五版)分子诊断指标解读[J].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,2021,21(09):751-763.

4. SHIH K C, CHOWDHARY S, ROSENBLATT P, et al. A phase II trial of bevacizumab and everolimus as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, progressive intracranial meningioma[J]. J Neurooncol, 2016, 129(2):281-288.

5. Gilbert MR, Yuan Y, Wu J, et al. A phase II study of dose-dense temozolomide and lapatinib for recurrent low-grade and anaplastic supratentorial, infratentorial, and spinal cord ependymoma. Neuro Oncol. 2021 Mar 25;23(3):468-477.

6. Mahalingam P, Smith S, Lopez J, et al. PARP inhibition utilized in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Olaparib-Temozolomide to achieve disease stabilization in a rare case of BRCA1-mutant, metastatic myxopapillary ependymoma. Rare Tumors. 2023 Jan 19;15:20363613231152333.

7.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NCCN指南2025.V1




注:本文内容不构成最终临床建议,请以临床医生诊疗建议为准。

图片

温 馨 提 示






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,没有点“在看”,会慢慢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哦。


请将“允英”加为星标,每次阅读完后别忘记点下“”和“在看”哦。

关于

允英医疗

YUNYING

允英医疗以长三角区域为中心,辐射全中国,公司致力于打造癌症精准诊疗的新型生态圈,综合运用基因突变检测、基因甲基化检测、基因编辑重组等生物科技的前沿技术,全方位提供从癌症早期精准筛查、癌症靶向用药检测、癌症治疗药物研发一体化的肿瘤精准医学解决方案。


允英医疗成立至今,顺利通过近百项由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、国家病理质控中心、美国病理学会等机构组织的室间质评。检验能力获得了美国病理学会(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,CAP)认证,肿瘤核心基因检测试剂盒通过欧盟CE认证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注册批准,且生产管理质量体系获国际ISO13485认证。目前允英已累计为超三十万例肿瘤患者提供精准检测服务,为国内肿瘤精准医疗领域开拓者。同时允英秉承“严谨、高效”的理念,坚守分子诊断技术创新与应用探索,为肿瘤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领域的茁壮发展贡献力量。


允英励行,让生命更健康!
  • 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莘砖公路518号漕河泾开发区9号楼
   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凌公塘路3556号5号楼
  • 邮箱:service@yymedicine.com
  • 电话:021-67669183、0573-83108883